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西和县:农业特色产业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信息发布者:QFHBGC
    2019-01-12 21:38:55    来源:陇南西和发布   转载



      近年来,西和县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抓项目、打品牌、拓市场”的思路,高度重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南椒北果、中部梨,林缘中蜂、散养鸡,适宜区中药材、马铃薯、高山油菜全覆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01

    外引内建,建强建优农业龙头企业

      西和县按照“主动参与、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采取“外引、内建”相结合的方式,组建西和县民裕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20个乡镇设立分公司,负责全县产业扶持配股资金和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的投资入股级带贫合作社的建设运营。引进龙头企业3家,在省政协帮扶单位的协调下,引进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甘肃九合集团;并按照每个产业培育一个龙头企业的要求,培育发展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2家,马铃薯产业龙头企业1家,苹果产业龙头企业2家,高山油菜产业龙头企业1家;畜牧养殖产业龙头企业1家,中蜂养殖产业龙头企业1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家,引导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优势,集成利用资源要素,加快产业基地建设,示范引领规模种养、标准生产、加工转化、品牌营销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12月上旬,欧阳坚主席亲自带队,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到广东、青岛组织招商引资,取得与37家大型企业签订56项合作协议的丰硕成果,将为推动我县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02

    推广“两加六带”发展带贫新模式

      依托西和县广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目标,引领和支持农户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形成“两加六带”发展带贫模式。“两加”即“党支部+合作社”、“合作社+贫困户”。村党支部与合作社结对共建,形成村企共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村党支部向合作社注入发展资金,签订村级集体积累发展协议,合作社每年给村委会增加村集体积累3万元以上,助推农村改革发展。同时,积极响应农村“三变”改革政策,农户以小额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资金入股合作社,通过“保底+年终分红”方式,帮助农户增收。“六带”:即电商带动、务工带动、土地流转带动、订单农业带动、技术带动、配股(入股)分红带动。电商带动上,依托西和电商“千人计划”项目,组建电商服务团,将社员及其他农户种植的半夏、淫羊霍等中药材通过中药材买卖通、阿里巴巴、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直销,实现价格最大化,有效增加收入。务工带动上,合作社广泛吸纳周边村社留守人员和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帮助农户增加收入。每人年务工收入约1万元,周边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土地流转带动上,2017-2018年累计流转何坝、蒿林、洛峪等乡镇13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7户)土地1000亩,合作社流转农户土地300亩为中药材基地,130多户(其中贫困户17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金增加收入;订单农业带动上,发展订单中药材800亩,直接带动413户(其中贫困户144户)农户,通过发展订单中药材增加收入;技术带动上,通过开展中药材种植及田间管护技术培训,提高中药材及田间管护技术,带动32户农户(其中贫困户5户)增加收入;六是配股(入股)分红带动上,给洛峪镇673户贫困户通过政府配股方式,每户贫困户配股1万元,每年每户按照不低于8%进行分红,带动673户贫困户增加收入;给何坝镇安峪村周边34户(贫困户9户)农户通过闲散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按照不低于10%进行分红,带动农户(贫困户增加收入)。

    03

    推行五统一生产模式”

      以西和县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为依托,紧紧围绕“建基地、扩市场、创品牌、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目标,努力为广大农户提供马铃薯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引导马铃薯产业与市场全面接轨。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提升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在具体措施上,推行“五统一”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机耕、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2018年,通过合作社建基地,基地带贫困户的方式,不断培育马铃薯良种,引导和鼓励群众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壮大马铃薯产业。在西和县特困片区的洛峪镇甸沟村、何坝镇铁鼓、冯茂、李子坪、大池、李宋、马寨7村(涉及207户贫困户)。合作社通过订单,带动何坝全镇范围内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6万亩,每亩可增收1400元,极大地带动了贫困户实现增收。同时,吸纳周边120人在社内务工(其中贫困户18人),每人年务工收入约5000元。

    04

    国有公司的引领作用不断突显

      组建西和县民裕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乡镇成立分公司。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初步确定带贫合作社,由所在乡镇审核后,报县民裕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县民裕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按照合作社的生产规模和带贫能力,对带贫合作社分一级、二级、三级社统一管理、配股带贫,一级社指经济实力强、具有跨乡带动能力,能够带动100户贫困户以上的合作社(龙头企业);二级社指管理较为规范、拥有产业实体、能够带动50户左右贫困户的合作社(龙头企业);三级社指能正常运营、有带动贫困户能力,能够带动20户以内贫困户的合作社(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公司+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带贫发展新模式,既保证了配股资金的安全监管,又实现对合作社规范化生产的引领作用。

    05

    实施脱毒马铃薯全覆盖工程

      为进一步提高全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与推广应用水平,全面提升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县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实现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全覆盖,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左右,脱毒种薯总产量达到20万吨。全县建成一处贮藏能力500吨以上的种薯贮藏库、5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4200亩原种繁育基地、500亩原原种繁育基地、1.2万亩一级脱毒种薯生产基地、8万多亩二级脱毒种薯基地,主要以陇薯3号、陇薯6号、陇薯10号、天薯11号品种为主。今年,我们采用集中供种和贫困户奖补种植的方式,扶持18乡镇306个村、9323户贫困户种植马铃薯9343.9亩

    06

    千亩八盘梨矮化密植基地建设

      八盘梨是我县的地方特色产品,其皮薄汁多,风味浓郁,酸甜可口,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为保护地方名优梨品种资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一是依托西和县东亮天成和凌云林果专业合作社,在乔堡村共流转土地1000余亩,按照高科技、高投资、高品质、高产出的“四高”要求,栽植矮化密植八盘梨面积1000亩。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土地入股、配股带贫、园内务工方式带动乔堡、河坝、张庄、白雀、小杜、叶大6村贫困户170户,并按照每户配股1万元的标准,每年向贫困户分红不低于配股金额的8%,持续分红三年,每年每户可增加收入800元以上。二是为保护地方特色品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培育长效增收产业,在西峪、稍峪2乡镇乔堡村等3村完成2000亩八盘梨矮化密植基地建设和36万株八盘梨苗木繁育工作,对贫困户量化入股,并带动贫困户200户。通过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县发展更多矮化密植水果,让水果产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长效产业。

    07

    万亩半夏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

      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方式,全县半夏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今年在姜席镇建设半夏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带动发展贫困户100多户。其中在董坡村、下胡村片区建成半夏标准化示范基地500亩,涉及合作社5个,涉及种植大户3户,带动农户81户,户均增收3500元;在冯沟村、马集村片区建成半夏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500亩,涉及合作社6个,涉及种植大户2户,带动农户75户,户均增收3400元。半夏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点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08

    苹果密植园建设

      在长道、石堡、苏合等北部苹果适宜区新栽植苹果4400万亩,带动群众自发栽植1300亩,共5700亩。一是依托西和县盛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北部苹果适生区的长道镇大柳村等村新建500亩苹果密植准化生产示范园一处,栽植密度为1m×3.5m-4m,其中建设M9T377自根砧1000亩以上,其余建设M26中间砧无篱架密植园。采用国际最先进栽培模式即脱毒矮化自根砧砧苗木搭配格架系统,每亩可栽植苗木190余株,苹果密植园建设具有结果早、产量高、收益快;成熟早、品质好;树体矮小,适于密植,管理方便;节约土地,便于集约化栽培;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的特点。有效带动西和县苹果产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同步发展。二是在北部苹果适生区的苏合乡阳坡、陈地村新建500亩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一处,栽植密度为1m×4m,品种短枝型元帅系第五代,春季栽植采取了放线、挖穴、定值、定干、刻芽等农艺措施,苹果成活率及抽枝情况良好。

    09

    蔬菜间作套种建设

      2018年,以推广应用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和名优新品种为主,在西汉水流域的大桥、蒿林、太石河、西高山、洛峪等乡镇川坝河谷区和漾水河沿岸的乡镇川坝区,着力发展设施蔬菜,建立稳定的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今年新增蔬菜面积0.3亩,总面积达5.4万亩。同时,大力发展菜药、菜果、菜粮间套复种。在大桥、蒿林、太石河西汉水流域通过林下间作套种发展立体农业,在西峪镇斜坡村建设食用菌大棚20座,在洛峪镇康河村建设钢架大棚20座,贫困户建设钢架大棚14座。

    10

    实施高山油菜工程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县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在城郊、晚霞湖及云华山景区周边11乡镇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共计种植油菜10万亩,为中蜂养殖培植充足的蜜源,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又减少了小麦条锈病的扩散,为全省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作出贡献(西和县是全国小麦条锈病重点发病区之一)。

    11

    整合扶持资金,壮大村集体经

      积极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途径,投入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7750万元,对53个贫困村每村安排50万元,170个贫困村每村安排30万元,入股或委托投资到县民裕产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和县内企业及合作社,各村分红资金均达到3-5万元,今年共计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145个,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同时,将分红所得的村集体经济积累二次投入到县内企业或合作社,滚动发展村集体经济。

    12

    举办中国“520世界蜜蜂日”活动

      为发展我县中蜂养殖产业,提升我县蜂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经我县积极申请、报请中国养蜂学会批准,举办了中国“520世界蜜蜂日”西和分会场活动,活动由西和县委、县政府主办,农牧局、文体广局、畜牧局具体承办,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党委书记、副站长韩爱萍、政工科科长刘晓鹏,陇南市农牧局局长祝耀德,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室主任逯彦果,礼县人大副主任王小强,礼县农牧局局长张春晖等领导和县相关部门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我县贝槐、百花蜜、崖蜜等蜂蜜品牌知名度,为今后将我县蜜蜂产业由单一蜂蜜生产型打造升级为具有蜂产品生产功能、农作物授粉功能、蜜蜂及产品制品医疗保健功能、蜜蜂文化旅游功能与科普及蜜蜂维护检测生态环境功能“五位一体”新时代蜜蜂产业奠定了基础。

    13

    大力推广青贮氨化饲料技术

      今年,我县严格按照畜牧业发展规划,精心谋划,广泛宣传,制定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牧草种植和饲草加工产业,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饲料化利用技术,促进全县牛羊草食畜产业发展。以兴隆、石堡、稍峪、马元等乡镇为重点,以西和县成舟养殖专业合作社、福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希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企业为示范点,使用油菜茬地复种玉米、甜高粱牧草1200亩,推广青贮氨化饲料3000吨,为牛羊草食畜解决了饲料问题。同时为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和农作物种植特点,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好草产业,打造与培育新型饲草料加工企业,推动收割农机、饲料打孔机和秸秆综合利用设备的更新,增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整理:曹玉红)

    @陇南西和发布 出品

       监制 | 杨彬     责编 | 刘煜    编辑 | 鱼倩倩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